以义务教育为例,按照两个为主的方针,除了为农民工随迁子女新建公办学校是一次性投入外,生均教育事业费实际上是按学年度投入的,因此输入地政府对农民工随迁子女的义务教育投入并不会带来较大的财政压力。
[1]这里的每个人处在他当时的位置,既包括他当时所掌握的知识和信息,也包括他的身份,他和资本的关系即财产的所有权问题。以上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一出手就背离了市场经济的要旨,市场经济下的政府和社会的着力点在于造就强烈而普遍的市场经济的或曰商业的氛围,充分调动人民群众,或者说草根阶层的创业、创新激情,使他们更容易创办企业,资本和人才可以更容易地流动,包容冒险、遐想和失败,社会更推崇和尊敬普通的自主的创业者。
冯·米塞斯更是断言离开了市场价格人们将不知道资源的稀缺程度,不知道资源如何分配才能效用最大。5.市场经济下资源配置的主体是企业家。市场经济下企业更多地追求自己的回报相对地高于别的企业,相对比绝对更为重要,这个过程就像军备竞赛一样永远不会完结。如果我们真的期望发挥市场经济的功能,我们就应认真地纠正这些自觉或不自觉扭曲价格的行为和做法。斯密说:君主或国家的第三义务是建立并维持某些公共机关和公共工程。
亚当·斯密把这种通过价格机制配置资源命名为看不见的手,马克思则表述为价值规律的作用。从人类已有的经济实践来看,市场经济体制是资源配置效率最高的经济体制,先期发展的国家都是实行市场经济体制的国家,三次工业革命都发生在市场经济国家。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在符合规划和用途管制前提下,允许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出让、租赁、入股,实行与国有土地同等入市、同权同价。
有关研究表明,就中国三十多年的经济高速增长来说,70%的经济增长是靠要素投入增加实现的,另外30%是靠效率的提高。三、经济虚拟化的原因及对策大量的建设资金沉淀于土地,原因在于土地价格过快上涨。再加上我国的储蓄率比较高,一直维持在35%以上,再加上外资引入,投资率一直很高。近十多年来,我国货币供应量增加较快,货币供应量与GDP的比值逐年提高,从2000年的135.68,增加到2012年的187.72。
这是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大于资本形成总额的因素之一,但这个比重很小,一般不会超过1%。第二,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不包括无形资产投资,而资本形成总额却包括无形资产投资。
天津社会科学院现代企业研究所 孙明华 进入专题: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 资本形成总额 。从2013年前11个月的情况看,经济增速放缓,但货币供应量增长速度并没有放慢,到2013年底有可能达到200,这一比值远高于美国的60、欧元区的90、英国的130、韩国的140和日本的160。哪怕一小部分农村建设用地入市都会大大增加城市建设用地供应规模。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需要将农地转化为城市建设用地,而这个转化必须通过国家征地这个环节,所以,城市建设用地完全由国家垄断。
而自从房地产热以来,两者出现背离,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逐渐大于资本形成总额,而且两者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而土地价格过快上涨的原因有二:一是土地供给的政府垄断,二是货币供应量过多。第三,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包括购买以前年度生产的产品,而资本形成总额却不包括这一部分,因为这一部分在以前年度已经计入当年的GDP。尽管我国城市建设用地仅占0.33%,但农村集体建设所占比重为3%,是前者的10倍。
尽管美国的城市化率高于我们,但没有10倍的差距。在房地产热出现之前土地交易金额占很小比重,加上购买以前年度产品的比重更小,所以一般表现为资本形成总额略大于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
国家的垄断为什么一定导致土地供应不足呢?这是因为,国家的征地行为严格按照国家计划进行,国家要严格保护18亿亩耕地红线,对建设用地供应实行严格的指标控制。用公式表示: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规模以下投资额+无形资产投资额-购买以前年度产品额-土地交易金额=资本形成总额。
缓解土地高价,除了通过土地制度改革增加有效供给之外,还要管住货币这个闸门。2000年以来历年GDP与货币供应量M2 单位:亿元人民币年度 GDP 货币供应量M2 M2/GDP(%) 数额 增长率(%) 数额 增长率(%) 2000年 99,214.55 11.06 134,610.30 11.23 135.682001年 109,655.17 11.05 158,301.90 11.76 144.362002年 120,332.69 10.97 185,006.97 11.69 153.752003年 135,822.76 11.29 221,222.80 11.96 162.882004年 159,878.34 11.77 254,107.00 11.49 158.932005年 184,937.37 11.57 298,755.70 11.76 161.542006年 216,314.43 11.70 345,603.59 11.57 159.772007年 265,810.31 12.29 403,442.21 11.67 151.782008年 314,045.43 11.81 475,166.60 11.78 151.312009年 340,902.81 10.86 606,225.01 12.76 177.832010年 401,512.80 11.78 725,851.80 11.97 180.782011年 473,104.05 11.78 851,590.90 11.73 180.002012年 518,942.11 10.97 974,159.46 10.50 187.722013年(11月) 1,079,257.06 11.08 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目前我国的经济运转确实出现了很大的问题。目前我国经济增长率从10%左右下降至7—8%,可以说很大一部分原因就在于经济的虚拟化、地产化。大量的资金沉淀在土地上是高货币供应量与钱荒并存的根本原因。两者之间区别主要是四个方面:第一,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不包括规模以下投资,而资本形成总额包括规模以下投资,这个规模标准有一个变化过程,从早期的5万元到后来的50万元和最近的500万元。经济增长有两个途径,一是靠增加要素投入,二是靠提高效率。
总之,解决经济虚拟化问题,一方面要通过土地改革有效增加城镇建设用地供应规模,消除土地升值预期,是资金逐步转向实体经济,另一方面,用合理的货币供应量促使土地价格走低,进一步增强我国实体经济的竞争力。近几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与资本形成总额出现严重背离且差额逐渐拉大,目前差额已超过30%,也就是说超过30%的固定资产投资不能形成资本,这是值得我们关注和警惕的现象。
近几年用扩大投资的方式拉动经济日益困难,拉动力日益减弱,其原因也在于经济的虚拟化、地产化。这个差额应该导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小于资本形成总额,而不是象现实中的相反。
尽管货币供应量奇高,已经引起了资产泡沫,但金融体系经常出现钱荒,更进一步证明了经济虚拟化的危害性。近几年随着科技投入的增加,无形资产投资有所增加。
资本和劳动力要素的持续增加带动了我国GDP快速增长。2000年至2002年的数据代表了房地产热出现之前的情况,资本形成总额略大于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大约多5%左右。第四,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包括土地交易金额,而资本形成总额却剔除了土地交易部分,因为土地不是生产出来的产品,土地交易不能形成GDP如果房产价值高而现金收入少,那么正好需要敦促他们调整自己的资产结构,自觉地防止犯‘端着金碗要饭的错误。
首先,中国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已经很高,而且有很多浪费现象,所以在谈论开征任何新的税种以前应该首先解决目前财税制度的优化问题。所以农民应交的‘房地产税的税基中只能有地上建筑物的价值部分。
但关键的是这‘70年使用权不只是一般的租用权利,商品房房主在70年的期限内同时享用商品房底下土地的完整的收益权和转让权。换句话说尽管中国政府设定‘70年的使用期限,比土地私有制度下的‘无限期短了一点,但是从拥有完整的使用权,收益权,转让权的角度上看,商品房底下的土地在本质上和国外的私有土地没有什么两样。
有些人只根据至今为止的‘房产税的试点不顺的情况,对实行‘房地产税的前景过分悲观。他们认为在中国商品房价格的主要组成部分是土地租金,房主预付土地使用费却只拥有70年的使用权。
另一方面增税会扩大目前已经就很强大的政府权力和作用,不利于发挥市场机制的决定性作用。因此在城市中心区建设的别墅等高档房屋的住户税负必然较重,而远离中心区的高层楼宇住户税负相对较轻,市中心‘棚户区住户的税负因地上建筑物价值很低而不会太重。假设有一个地面面积1万平方米(包括绿化区,区内道路和停车场等面积)的住宅小区地处城市中心区,综合考虑交通、环境等因素,小区土地目前的市场价值为每平方米10万元。在政府和房地产开发公司动员住户搬迁时,说不定住户想要的补偿价更高。
那么4,200万元财产的别墅‘房地产税的税基可分解为每户占地400平方米(包括庭院,道路等)的土地价值4,000万元(小区土地价值10亿元/25户=《10万元/平方米*1万平方米》25户=10万元/平方米*400平方米)。但据报道那些试点无论在稳定房价或增加地方政府税收方面都没有取得明显的成效。
简单地说就是把土地卖完了怎么办?地方政府必须拥有长期稳定的税收来源来保障提供日益增长的公共服务的需要,这就需要扩大向个人征收的直接税比重。因为即使全国房屋登记实行联网,准确统计房屋所有者在全国各地拥有房地产情况并非易事。
在本文里讨论的‘房地产税就是在‘绝不能增加老百姓的新的负担-这个严格的前提下讨论开征的意义和方式的。所以,本想照顾低收入家庭的免税措施反而却有可能被滥用于寻租用途。
留言0